李金奇副书记出席师范学院学科科研建设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3-11-20 审核人:王定兴 编辑:向文容 浏览次数:

 

本网消息 在校社科联、科研处的大力支持下,11月17日下午,师范学院邀请武汉大学赫琳教授指导学科、科研建设。校社科联主席、党委副书记李金奇,科研处处长程涛、副处长熊亚洲,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部、师范学院博士、教授及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研讨会由师范学院副院长谢晨主持。

在研讨会上,李金奇副书记对赫琳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赫琳教授能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上给予指导与帮助。

程涛处长对赫琳教授的莅临指导表示感谢,期待以此次研讨为契机,助推学校人文社科类科研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熊亚洲副处长对目前学校人文社科类科研工作现状作了简要汇报;胡邦岳院长对校级重点学科教育建设情况、师范学院科研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

赫琳教授结合自身学术经验,对学院现有学科及科研工作进行把脉问诊、指点迷津。她指出,当前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要及时回应两个“能不能”的问题:一是能不能较好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二是能不能有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赫琳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的冲击是无法回避的,学科、科研建设都要直面挑战,寻求新的发展点,并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重视社会需求,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推动创新发展。赫琳教授强调,以语言学学科为例,要重视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凝练学科、科研的特色方向,注重标志性成果产出。最后,赫琳教授建议可以将语言学、新媒体、基础教育等方向进行创新融合,打造数智时代背景下的科学研究路径。

研讨会上,来自多个学院的博士、教授们进行了充分交流。汪超顺副院长、管振彬副院长谈到人工智能对设计学、翻译等学科的冲击、挑战与机遇;田蜜博士、刘会龙博士提出语言学中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该如何融合、实现创新等问题;王建邦博士提出教学与科研应该进一步打通融合通道的建议;张红英副教授提出语言扶贫问题的具体操作化路径问题等。与会人员讨论热烈,赫琳教授对每个问题进行了真诚交流、认真解答。

此次研讨会为学院学科建设及科研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各文科教学院之间的开放交流、融合互鉴提供了平台。师范学院总支书记郭栋表示,在接下来的学科、科研工作中,将与兄弟学院一起,继续“找准点、卯足劲、发好力”,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学科、科研进步的新面貌。

据悉,11月17日晚上7点30分,武汉大学教授赫琳在图书馆T2报告厅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作了题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语言学科创新发展》的讲座,讲座由院长胡邦岳主持。

赫琳教授结合自身学术研究以及语言学科发展历程提出,服务国家战略可以拓展语言学科的研究方向,并通过分析时代发展特点、国家发展现状以及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新使命,要求语言学者将自己的学术研究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她强调,语言文字领域要跟进新时代,主动作为,加快建设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国家语言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社会发展大局。

赫琳教授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脱贫攻坚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等为例,阐释语言学研究如何服务国家战略,如何彰显其重要性。她指出,语言文字事业作为基础性、全局性、服务性事业,应渗透于各种事业之中,要持续关注国家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瞄准语言问题、语言需求、语言服务,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行拓展,助推现有评价体系的改革和优化。

在提问环节中,赫琳教授认真解答了同学们葡京国际官网网络流行语、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并勉励同学们扎实学好汉语言文学的基础课程,为未来多元化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胡邦岳总结表示,通过此次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扎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持续思考,不断增强个人的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紧跟时代步伐,做好汉语言文学教育事业,成为新时代基础教育事业的推动人。(通讯员 孙琪瑜 李丽萍 万晶 许可昕)

【专家简介】

赫琳,文学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青年学者联盟副会长,国家语委绿皮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副主编,法国巴黎七大客座教授。2010年入选武汉大学“351人才计划”,被聘为珞珈青年学者,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6年入选中国社会科学网“魅力人物榜”。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学和应用语言学,出版《现代汉语副词语义指向及其计算机识别研究》《动词句同义句式研究》等学术专著4部,主编《中国语情年报》(2015-2022)8部,发表论文80余篇。20余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EI、CPCI全文转载、摘录或检索。多篇资政报告得到中国教育部领导批示、载入教育部内部简报《高校智库专刊》或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精品研究成果”优秀成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语委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中国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武汉大学第十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