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书香马院”“磁湖之光”读书社第九期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3-11-15 审核人:王定兴 编辑:曹菁菁 浏览次数:

本网消息 书卷常开,书香常伴。11月1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书香马院”“磁湖之光”读书社第九期分享会。读书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朱磊博士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曲长海博士担任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黄岭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凤庭、全体青年教师参加了读书会。

IMG_4010

本期读书分享会共读的书籍是美国作者戴维·斯科特·卡斯顿创作的《莎士比亚与书》。曲长海博士以本书所指出的两个问题“莎士比亚如何成为经典”以及“作品传播的物质形式如何影响因之成为可能的阅读”展开,探讨莎士比亚被经典化的过程及书与莎士比亚的建构问题,强调莎士比亚“经典化”的过程即是出版商与书商对其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承认在衡量作品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中作者之外的劳动。

IMG_4040

张超凡博士、骆熙博士与熊沂博士分别进行了精彩评议并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张超凡博士结合中国传统学术中目录学的研究过程,认为中西文明在某些领域的相似性及相通性,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借鉴,不可拘泥于一端。骆熙博士对“年代误植”一词展开论述,指出一部成功作品的完成度不仅涵盖作者本人最初的构思、情感、创作、文本等,也更取决于能否对不同的时代、对读者个人产生有益思考和价值影响,进而传递真善美。熊沂博士则从价值论层面出发,强调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作者只是提供一个可供解释的文本,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流传过程中与各种要素的互动。

9514C1A55417DB9FF68FDDBB544A4777C4DCF2AB83542B2F7BCE28D7B221BD14

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黄岭峻与青年教师进行深入探讨交流,他认为各位青年教师虽然学科出身不同,但在学术方面仍有最大公约数。同时,他从方法论角度展开,以京都学派对《新青年》的研究为例,强调史料的重要性。在场青年教师深受启发,收获良多,引起了强烈共鸣。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凤庭高度赞扬了读书会活动,他强调此活动的初衷是在学院内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全体教师应将读书作为生活方式,回归读书最初的意义,他还对读书会的形式、流程、环节提出了指导性建议。(通讯员任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