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璀璨展风采,匠心独运普芳华——外国语学院2024年青年教师教学比赛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4-06-27 审核人:王定兴 编辑:曹菁菁 浏览次数:

本网消息 6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2024年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在X2-113室举行,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张林仙、教务处副处长赵旭德特邀莅临观摩,校督导王达政、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教学委员会成员、系部主任等担任评委,参赛教师、全体教职工等54余人现场观看比赛。外国语学院教学副院长张嵋琳主持比赛并详细介绍了比赛规则、奖项设置和获奖条件。本次比赛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本次竞赛主题为:推动教学创新,上好一门课,培养外语类应用型人才。学院近几年入职的8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比赛,涉及英语、日语、法语三个语种。比赛内容涵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三部分,现场环节为教学展示和评委提问,全面考核了参赛选手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案设计、现场教学技能,以及临场应变能力等各方面素养和能力。

侯爽老师展示了《中华典籍海外传播》的课堂教学,教学设计中遵循相关(engaging),启发(elicitation)和多样(diversity)原则,进行相关主题讲解,提出启发性问题,设置多样性活动带领学生探索典籍知识。该课堂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文化归属感。

占凌轩老师的《大学英语》课程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讨论网络暴力问题,结合人工智能工具Kimi AI,指导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写作结构与技巧。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搭建的写作支架和AI辅助,不仅提升了写作能力,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公民意识。

阮桢老师选取《商务口译》课程第3章-记忆训练为展示内容,基于3E教学理念,即Equip(学习新知)、Enable(技能训练)、Enlighten(思维价值)进行教学设计,通过介绍记忆的工作机制和类型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在口译中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设置了游戏、角色扮演、记忆展示等任务环节。同时强调记忆训练不仅是技巧的学习,更是口译员职业素养和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们从知识、技能、素养、价值维度上得到提升。

李璐老师展示了《大学日语》课程教学,秉持立德树人理念,运用情景式教学与项目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各异场景中携疑而练,习“敬语”之表达与技巧,亲身领略“敬语”之魅力。课堂最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归纳“敬语”的文化涵义及其与中国儒教文化之间的关系。授课不仅提升了学生“敬语”表达能力,更丰富其对“敬语”中儒教文化影响的理解,使学生深悟“敬语”文化中“礼”与“和”之伦理价值以及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性。

周哲老师在《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课程中,基于单元主题“绿色发展观”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主题演讲引导学生多维度理解中国的绿色发展观并结合“引人入胜”演讲开头方式学习,让学生通过主题演讲任务讲述中国绿色发展故事。该课程将具有思政元素的主题内容学习和演讲技能融合起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发展道路,树立四个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范楚舒老师的《大学英语》课程通过文字的力量,展现了艺术专业在零工经济背景下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通过让学生结合个人经历与社会观察,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探讨艺术专业与零工经济的交融点,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作用。课堂活动以小组辩论形式,让学生们充分思辨零工经济的优缺点,力求展现艺术专业在全球化、网络化背景下的创新与发展。

李心梅老师在《大学日语》课程中讲述了“日本茶道的前世今生”,通过观看茶道相关视频,为学生呈现场景丰富、内容翔实、思政目标明确的茶道体验。学生通过了解日本茶道,进一步思考日本茶道和中国茶艺的关系,并通过学习中国茶道的种类、历史,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朱敏舟老师在《第二外语(法语)》的课堂教学中,讲授了法语“命令式”语法知识点,通过法语影视和文学作品的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并且在后续重难点讲解中,与学生互动,达到了“讲”、“学”、“练”三维结合,最后立足人文与社会,将该语法点充分应用于实践中。

最终经过评委打分,阮桢荣获一等奖,占凌轩、周哲获二等奖,侯爽、李璐、朱敏舟获三等奖。

最后,院长张健做了精彩点评和总结。她高度肯定了参赛的8位老师用心的准备和精心的设计,也感谢在座所有教师在长达4个小时的比赛中认真倾听并积极参加互动提问。她对参赛老师所展示的深厚专业知识储备、教学风采及拥抱新技术的态度表示了赞赏,认为比赛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平台,同时也看到了老师们在教学设计当中的潜力与才华。她希望全体教师借助教学展示的机会,能够不断学习、钻研,进行教学上的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推进提升外国语学院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效。(通讯员 任玉婷)